
共20张。详细的同步教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讲有练!
约4210个字。
斜塔上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巧妙构思,掌握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伽利略的故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和精神,激发攀登科学高峰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识伽利略
1、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生活是平淡的,却又是美好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地进步。今天我们要看看,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迹。
2、组织学生了解伽利略: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伽利略的了解和看法。
相关资料:本文的主人公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他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比萨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数学家、音乐家。伽利略自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思考能力、制作和观察的能力,他17岁进入比萨大学学医,期间得以接触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德等的数学著作,奠定了数学方面相当深厚的造诣。18岁时,有一次他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他注意到油灯链条的摆动规律,由此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这个重大发现在课文中有详细记述。)由于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常用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来检验教授们的理论和教条,因而他遭到了教授们的反对和制裁,至使他无法得到医生文凭,被迫离开比萨大学。回家后,他一边帮助父亲经营店铺,一边继续学数学、做实验。后在友人吉多鲍多伯爵的推荐下,伽利略担任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一职,主讲数学及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