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560字。此恨绵绵无绝期——悼亡诗词鉴赏
  西安市第26中学  王建华
  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约定俗成的界定。起初,悼亡是个宽泛的概念,既可用于悼念作者的亡妻,又可用于悼念其已故的朋友熟人。自从西晋诗人潘岳写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悼亡便成了悼念作者亡妻的专用词、狭义的概念。悼亡诗或悼亡词,可以看作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的类型,不过写的是生死恋,是生者对死者的忆恋与怀念。$
  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悲情。悼亡诗的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即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思想内容侧重突现一个善字,即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悼亡诗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
  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 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诗经•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这首诗同样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悼亡诗”,和《葛生》一样,其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否归属悼亡范畴亦有争论。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但后世多家注本均点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奉为悼亡诗经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