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60字。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千千chen
  学案类型:诗歌
  学案编号:20081126
  编制:
  鉴赏诗歌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
  人(抒情主人公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
  (一)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本身,也包括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分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
  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4、注意分析塑造人物的意义。
  5、对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体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二)鉴赏诗歌物象。
  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的感情。
  鉴赏诗歌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用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雨霖铃》扣住“杨柳”“晓风”“残月”几个意象,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离情别绪融入这几个意象中,渲染出一种凄清、伤感的艺术氛围。
  鉴赏诗歌意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诗人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3、掌握写景的顺序(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等),写景的方法(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情与景的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乐景写哀情、烘托、渲染)等。
  抓住意象,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一些术语: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