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8张,教学质量评估公开课教案和课件,内容详细,上法充分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
《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学习通过意象来鉴赏诗歌,学会欣赏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来体验诗歌的美感和情感交融的特点,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资料整理来了解杜甫诗歌的风格和典型特点,归纳一些重要的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杜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 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2、 学习通过意象来鉴赏诗歌。
3、 学会欣赏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
2、 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唐代诗人中,有一个人好像一直是皱着眉头生活的,这个人名叫杜甫。他瘦而高,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慢吞吞,活像人们形容的老朽。他的眼睛是向下的,有时还半闭着,看上去昏昏欲睡。这双眼睛却能看见普天下的倒霉事儿,好比观音菩萨能看见人间的苦难。所不同的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能含着动人的微笑救苦救难,而杜甫,只能眉头紧锁,把无边的苦难写进他浩如烟海的诗作。 ”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杜甫》
有对联如此写道: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诗圣杜甫的诗歌殿堂,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中圣哲的笔底波澜,体验一下这位苦难的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 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与美感。
1. 全班同学诵读《杜甫诗五首》
2. 教师点拨朗诵要点。
3. 同学们分小组配乐朗诵。
三、提问:这五首诗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编者为什么将这五首诗弄成一组?他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
1、小组交流,整体感知,找出五首诗的共同特点。
学生答案可能有:
按诗体。排除。有四首诗是律诗,《哀江头》却不是。
按内容。勉强。五首诗有思亲、怀古、书赠、即景、叙事等多种。
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聪明。不过等于没说。
皆与战争有关。接近了。只有对这五首诗的背景全都了解,才敢说这番话。
通过交流探究,让学生们对作品体裁、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进行关注,化教师的直接教授为学生们的主动学习。
2、让大家读一下四首律诗的尾句以及《哀江头》中的两个句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哀江头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