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410字。2009年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高考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云朵中的羌族能否幸存?
  四川大地震把羌族推到灭绝的边缘。不过,一些专家希望,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使这个曾经兴盛的少数民族获得重生的机会。此次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川县也是唯一由已有3000年历史的羌族自治的县。
  以“云朵中的民族”著称的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如今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汶川、茂县和北川等县,而这几个县都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
  许多专家认为,此次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的影响近乎灭绝之灾。有些人担心,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可能将意味着羌族文化的消亡。
  还有些专家指,羌族文化在地震前很长一段时期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经过世世代代与汉族的共生融合,加之缺乏有效的文化保护计划,其民族传统的日渐淡化也是无可避免的结果。他们预计,此次地震将会进一步削弱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但认为羌族在地震之前就已在推动其文化特色的专家指出,羌族没有书面语言,且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
  他们指出,羌族的“汉化”在北川尤为明显,因为绝大多数羌族传统的吊脚楼都在汶川和茂县。北川的建筑都很现代,只有很少的羌族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能讲羌族话的人就更少了。
  即使如此,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认为,北川在地震中的损失意味着推动了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以及绝顶珍贵的活体记载——人。
  包括北川羌族博物馆珍藏的800件文物在内,许多史料都已永久埋在了废墟下。组建保护羌族文化专家组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许多都已罹难。
  北川县青片乡是少数几个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业保持村民原有生活风貌的乡镇之一。但地震后由于家园被毁,绝大多数人已离家另谋职业。青片乡正河村村主任杨华武认为,全面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刻不容缓。他说:“我们必须从两面开始,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挽救羌族文化。重建羌族自治区首府是重新展现羌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选自2008年6月13日香港《南华早报》)
  1、下列说法不能支持“羌族文化濒临消亡”观点的一项是
  A、羌族文化在震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
  B、羌族世世代代与汉族共生融合,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C、没有制定对羌族文化的保护计划,使羌族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D、此次地震加剧了对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消弱。
  2、下列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四川大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来说是灭绝之灾。
  B、有的专家认为在地震之前羌族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
  C、羌族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因而没有自己的书面语言。
  D、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都已罹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人们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就能使曾经兴盛的羌族获得重生。
  B、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已经永久埋在了废墟下,这意味着挽救羌族文化的工作举步维艰。
  C、由于作为弥足珍贵的羌族文化活体记载的羌民在这次大地震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因此保护羌族文化困难重重。
  D、只有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才能使羌族文化重现生机。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耶,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
  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