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30字。
2009年高考复习——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学案填空(教师版)
先秦两汉
一、《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二、屈原《离骚》我国最早的一首(抒情)长诗,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1、这是屈原前半生心理痛苦的郁结,一种深广的忧愤,一出雄壮的悲剧。全诗通过述怀,上下求索而不改其志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再现了他前半生不懈地追求理想而历尽坎坷的心理历程。
2、取兴作比构成象征,以香草美人和恶禽臭物构成两大肯定和否定的意象系统。
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四、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
一、时代背景:
这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分裂——东晋——宋齐梁陈。佛道盛行,门阀制度等
二、代表作家作品:三曹: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其一东临碣石)(其四神龟虽寿);曹植(陈思王)《白马篇》《七步诗》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三、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战、大分裂时代,北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中国,南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活,引起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陶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生活所迫而出仕,因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思想及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躬耕田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保全自己清高的品格。
3、作家个性:(“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
4、作品风格:(平淡自然)
具体体现:陶渊明的田园诗主题:表现他(归田)的乐趣,表现他离开(污浊的官场)回归(大自然怀抱)以后无限欣慰的心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5首和《饮酒》20首。
(1)平淡。表现在:用平淡无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现平常的田园风光。如:“春秋多佳日”、“今日天气佳”之类明白如话,从生活中信手拈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等,这些只是(白描),朴素的叙述,给人平淡无奇而清新自然的感觉。
(2)平淡中有深味,平淡中有奇趣。这是陶诗的内蕴特征。
味与趣表现:有真淳的感情美,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清新的自然美,从作者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中表现出来。(如“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
5、代表作品及解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主要叙述的是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归隐后的(愉快)的田园生活。
主要特点:
1、善用(借喻)是本诗的表现特点,(借喻)的好处是表达情意比教含蓄,内涵丰富,意象鲜活。在诗中诗人用「羁鸟」、「池鱼」(借喻)被拘禁在狭小空间的自己。用「尘网」、「樊笼」(借喻)羁绊重重、污浊的官场生活。在鲜活的意象中蕴含了诗人对所处现实的抵触情绪。
2、语言不加修饰,脱口而出。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很深的典故,所用均是明白晓畅的口语。最难得的是诗人能使用这种清新朴素的语言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前所未有的恬静安适和平的中国农村的图画。使人们也感受到了诗人归隐后的安逸的生活。
唐朝诗歌发展脉络
一、唐诗的发展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