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030字。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提(dī)防   玷(diàn)辱   包庇(pì)      战战兢兢(jīng)
  B. 桅(guǐ)杆    怂(sǒng)恿   碾(niàn)坊    拈(zhān)花惹草
  C. 羁绊(pàn)    窈窕(tiǎo)   模(mó)样      咬文嚼(jiáo)字
  D. 桑梓(zǐ)     毗(pí)邻     蕴藉(jiè)     一蹴(cù)而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撕打     矫健     孤僻      没精打彩
  B.辐射     喝彩     狼藉      趋之若骛
  C.通缉     袅娜     浮躁      唉声叹气
  D.告罄     膨涨     纯粹      皇天厚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_________。
  (2)最新一期《读者》上有篇《一张纸条》,在不足500字的精致短文中,作者用_________而朴素的语言述说了一个让他灵魂震颤的故事。
  (3)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_________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A. 琢磨   简洁   洗练        B.捉摸   简洁    精练
  C.捉摸   简捷   精练        D.琢磨   简捷    洗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一个时期以来,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掺水新闻、制造新闻,常常见诸于报端,难怪人民嘲笑说“×××报,胡说八道”。
  B.陈竺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
  C.记者问:“刘永行先生,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名为中国第二首富,称刘氏家庭的资产为80亿美元,这个评估准确吗?”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