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篇,约38000字.
2009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共25篇,约38000字)
【课标要求】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
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
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中考指津】
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常见的考点有:①把握文言虚词;②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③翻译文言语句;④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⑤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⑥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6个小题,前1~4题以理解、运用为主,后1~2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类题目,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类等。
【典例借鉴】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由是感激④遂许先帝以驱驰
2.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 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文中用“”划出相应的句子。
4.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
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
心情:。
行动:。
6.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7.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