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第三中学
【设计思想】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是“人物风采”单元唯一的一篇人物通讯。
新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说明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并且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本课语汇丰富,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课文,注重积累,并且要注重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运用的写作方法;在内容的组织上本文详略得当;在选材上了突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一片爱国之心。围绕上述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采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辅之以教师引导、点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和语文能力。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独立识字。
2.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熟读课文,丰富自己的语汇,加强积累。
3.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从选材角度着手,体会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特点。
5.在阅读中体会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6.在诵读中体味、推敲文章语言特点。
7.从内容着手,体会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
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特点。
2.了解记叙、描写、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建筑的素材
1.学生自由交流
2.学生代表展示图片并做简要介绍
二、由检查预习导入
华夏 魅力 榀 剔透 相得益彰 初生之犊 遗孀 遴选 轩然大波 勘察 轻妆淡抹 内秀
华夏:我们的古称。夏指中国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气质:风格、气度
绝妙:极美妙、极巧妙
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