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200字。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实用文体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
  徐可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遥望西山,回顾先生传奇般的人生,心绪难平。
  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虽为皇族贵胄,但家道早已衰落。他早年丧父,家里就靠寡母苦苦操持。在父辈的几位门生仗义相助下,才得以在汇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从此背上养家糊口的重担。先生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发愤自学,先后师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修古典文学,后来更拜陈垣为师,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终成一代大家。先生在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骄人成就,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他学识渊博,在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和建树;他是古书画鉴定专家,尤精碑帖之学,独具慧眼,见识卓异,几十年来为整理和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启功先生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品格特征,凡是跟先生有过接触的人,无不被先生的人品所感动。先生为人至真。他以一颗博爱之心、忧世之心,密切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他诚恳待人,爱憎分明,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先生为人至善。他对妻子至爱,对母亲至孝,对师长至敬,对朋友至诚,对晚辈、学生关爱至切,和蔼可亲,悉心教诲。为资助考入北师大的贫寒学生,先生于1990年在香港举办书画义卖,筹集资金16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和激励青年学生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先生为人至坚。他除幼年失怙、少年失学外,又中年丧母、晚年丧妻,并曾被打成右派和准牛鬼蛇神,可以说是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击倒。先生在原则问题上非常认真,绝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先生为人至净。他性格洒脱,胸襟旷达。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功名所累。对人生的坎坷,他总能以乐观的精神、旷达的心胸加以化解,从不怨天尤人。对假冒他书法的行为、对一些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他一笑了之,表现得很超然。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从不以此自炫。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先生亲自拟定的校训正是对老人一生最好的概括。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我又一次捧读着这部大书。启功先生去了,可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
  16.选出下列对启功先生评说正确的一项(3分)
  A.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但家道早已衰落,因此从不以此自炫。
  B.先生独具慧眼,见识卓异,师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终成古书画鉴定专家。
  C.“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生前对自己一生的高度概括。
  D.先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关注国家、孝敬师长、诚信待友、教诲学生。
  17.选出能说明启功先生“为人至善”的高尚人格的一项(3分)
  A.诚恳待人,爱憎分明,以一颗博爱之心、忧世之心,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
  B.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击倒;原则问题认真,绝不随波逐流。
  C.和蔼可亲,悉心教诲,筹资设立奖学助学基金,资助和激励青年学生。
  D.胸襟旷达,淡泊名利,对假冒他书法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议论,他一笑了之。
  18启功先生在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骄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6分)
  19.从文中看,作者从启功先生这部人生大书中读出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6.(3分)D(A项,前后无因果,B项,师名家后才“独具慧眼,见识卓异”,C项,不是对自己的概括,是后人借此来评价先生)   
  17.(3分_)C(A项是至真,B项是至坚,D项是至净)
  18.(6分)①自强不息②师从名师③涉猎广泛④人格高尚(每点2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19.(6分)①学术成就:学识渊博,见识卓异;建树颇丰,贡献卓越。②高尚人格:具有至真、至善、至坚、至净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品格特征。(每点3分。学术成就、高尚人格两个角度概括,意思对即可。只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 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