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3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版本:
鲁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9 KB
评级:
时间:
2008/12/5 16:48:47
下载:
本月:1 总计:14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93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体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与文本、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兴趣。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其想象的瑰丽奇特、夸张的大胆离奇,特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会受高中生的喜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上,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进行自主赏析,而教师只从旁指导,培养学生们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高二(2)班是理科培优班,有较为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也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可能是理科班的缘故,他们喜欢静静地思考问题,却不热衷于回答问题,是思考型的学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比较注重识记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思想感情,而不注重形象思维的培养。然而诗歌鉴赏在想象与联想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且对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就成为他们的弱项了。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授课过程中,力求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概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选修教材第二单元的自主赏析部分的教材。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对诗歌意境的更深层次的品析和欣赏。而李白这首游仙诗主要有梦由、梦境、梦醒三部分组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梦境,点拨学生理解梦醒后的情感变化,从而深刻把握主旨。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把握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2、认识和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3、理解并掌握诗中文言字、词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深入鉴赏“梦游”的意境。
2、缘景明情,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三)情感目标
学习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鉴赏“梦游”的意境,锻炼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
(2) 领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梦游天姥”与诗歌主题之间的联系,深刻把握诗歌主题。
六、教学方法:
预习法: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掌握字、词的意义。
朗诵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自主赏析:学生再现诗歌中的“梦境”,鉴赏诗歌的意境。
点拨和讨论结合:鉴赏中的难点,采用点拨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而文学家却常常在做白日梦,把内心所渴望的东西化为梦境,抒写于笔端。如张若虚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借梦境,深深道出游子思归之情。今天,我们又要走入另一位大文豪的梦境,去感受他奇特的梦境中的内心渴望。(幻灯片展示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本解读
上节课我们已经运用了两种诗歌鉴赏方法,即置身诗境与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了《春江花月夜》。在置身诗境中,我们强调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诗歌——诗歌的意象、由意象组成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这节课,大家就用这已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追随诗人的梦境,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
1、全班大声自主朗读诗文,再有感情齐读诗文。(酝酿诗歌鉴赏的气氛)
2、鉴赏梦境。(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34 通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33 人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32 人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31 人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30 人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29 人教版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素材与练习 人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2 鲁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1 鲁教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128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