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50字。
  狼
  海阳中学  程美丽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2、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及图片: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及一组狼的图片;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或歇后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  
  教学内容:  
  《狼》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之二,情节曲折紧张,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情节,并训练求异思维,如:狼真的该杀吗?  
  【教学步骤】  
  一、导入: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如狼似虎、引狼入室、豺狼当道、狼奔豕突、狼藉满地”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  
  学生回顾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 
  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欣赏歌曲:《说聊斋》。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并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创设情景:(同时结合flash朗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