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80字。
知识考点歌诀式复习法(下)
按:语文知识考点零散,能力要求不一,方法规律不同,复习见效慢。但复习备考也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为方便师生第一轮备考,笔者把各知识考点、规律方法编成歌诀,让师生借鉴,提高备考复习效率。(说明:部分为原创,部分源自网络和资料。)
考点一 古诗词鉴赏歌
1、总 纲
诗歌鉴赏莫畏难,考纲要求记心间。表达技巧与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点滴积累是根本,怎得一步上九天。诵读咏叹应再三,一字一句莫等闲。
各家风格有规律,术语种类要记全。五步程式活运用,操千曲而后知音。
2、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虽复杂,类型明确便了然。耳闻目睹有所思,即事感怀时世艰。
羁旅行役常不寐,思亲怀乡苦熬煎。古道长亭别情重,情景相生意绵绵。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话桑麻。咏史写人常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生活一何苦,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3、形 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傲圣贤。白头梦里犹念念,忧国忧民湿青衫。
去国怀乡甘寂寞,既贬还谪也直言。魂牵梦系折杨柳,儿女情长泪潸然。
4、情 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总依依。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堪惋惜。
佳节思乡身是客,明月千里思归期。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忧肠热。时危更盼飞将在,报国无门别有怀。
青春易逝多伤感,寄情山水喜上眉。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酒一杯。
5、语 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6、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要分清,记叙描议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孤立,事后必然隐真情。
景物描写须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具体方式细咀嚼,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巧点睛。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有迹寻。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旁敲侧击听弦外,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相联方精警。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7、风 格
江山代代人辈出,妙笔长争日月光。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低唱。
屈原绚丽又沉雄,三曹雄健更苍凉。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胸旷。
李白清新还俊逸,子昂愤激兼慨慷。恬静含蓄王右丞,诗中有画蕴味长。
沉郁顿挫杜子美,伤感缠绵柳七郎。庞眉幽郁言辞苦,乐天平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苏轼旷达又豪迈,幼安气势最雄壮。
剑南一生忧国事,下笔雄浑且奔放。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清远注感伤。
8、意 象
诗中意象须留意,物我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常折柳,望月怀远是思乡。
梅兰竹菊皆君子,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秋雨梧桐漏声苦,景随情迁细思量。
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9、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