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80字。
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经典试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表述示例点拨: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手法。(挑明辞格)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
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一)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步骤二),使画面具有动感。(步骤三)
玉 楼 春
(宋)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分析“闹”字:“闹”字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后来也指全诗中最精彩关键的一句。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一“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步骤二)。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全文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关键字词类
题目类型: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题格式: 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步骤: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