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6850字。江苏省扬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卷
08.12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笨拙(zhuō) 坍圮 (qǐ) 悄然 (qiǎo) 毋宁(wú)
B.猝然 (cuì) 唠叨 (láo) 椽子 (chuán) 譬如(pì)
C.散落 (sàn) 边塞 (sài) 倔强 (juè) 沙砾(lì)
D.纶巾 (guān) 窗槛 (jiàn) 桦树 (huà) 炽热(chì)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熨贴 荆棘 顷刻 隐遁
B.淡褪 赎罪 缘分 慰藉
C.勋绶 座落 昵称 残骸
D.诩诩如生 一筹莫展 亘古不变 天理昭彰
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组( )
A.日益骄固(更加) 义不赂秦(正义)
杳不知其所之也(远) 族秦者(灭族)
B.非兵不利(兵器) 不霁何虹(雨后或雪后天晴)
思厥先祖父(其)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C.诸侯之所亡(灭亡) 以地事秦(侍奉)
辇来于秦(乘坐辇车) 而望幸焉(古代皇帝到某处)
D.与嬴而不助五国(结交) 洎牧以谗诛(等到)
后秦击赵者再(再次) 鼎铛玉石(铁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最近学校出现了学生偷偷在校外打游戏的不良现象,很多老师却不以为然,放任自流。
B.他这样做,既不利人也不利己,真是莫名其妙。
C.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他有很高的声望,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一个出色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思考、批判的本领,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新情况、新挑战的能力。
B.三峡以瑰丽奇幻的自然景观和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C.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D.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我与地坛》是一篇自传体散文,史铁生通过写对地坛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来衬托母亲的无私伟大。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与苏洵并称“苏辛”。
C.欧•亨利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小说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尤其是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D.词是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诗体,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到宋代发展到最高峰。
二、文言文阅读 (21分)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苏洵《六国论》(节选)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