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道题,约7920个字。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翟胜民QQ358718706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miù) 尴尬(gān) 镂空(lǒu)
B.狼藉(jié) 嶙峋(xún) 老妪(yù)
c.潮汐(xī) 瓦砾(lì) 两栖(xī)
D.阻遏(è) 颤巍巍(chàn) 竹箧(qiè)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B.苔痕上阶绿(爬上)
C.庭下如积水空明(指空气明亮)
D.高可二黍许(上下,表约数)
3.名言警句积累。(5分)
(1)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4)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千古名句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与之媲美。
(5)“酒”常常是古代诗人触发灵感的源泉,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句关于“酒”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麦克为校报写了一则消息,里面有两个病句。如果你是校报编辑,该怎样修改?(2分)
为了活泼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近日我校团委组织了联欢晚会。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获得广泛好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践探究题。(6分)
旅游,作为人们生活中首选的休闲方式,其目的无疑是在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其重点显然在“游”字上。然而,英国的一批游客最近千里迢迢地来到埃及,却不游览闻名于世的金字塔,而是不辞辛苦地在尼罗河岸边捡垃圾。
7月初,这支“捡垃圾旅游团”的全体成员在领队莫欧斯埃先生带领下,乘小船抵达尼罗河沿岸最肮脏的河滩,头项烈日捡拾其他游客丢弃的各种垃圾。在短短8天的时间里,他们捡拾的垃圾整整装满了213个垃圾桶。
(选自《光明日报》)
(1)英国人为什么要参加“捡垃圾旅游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很多旅游景点也受到旅游垃圾的困扰。如果要在景点的入口处张贴一条环保宣传标语,请你撰写,你会写什么?
我拟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西村农家游”在网上发布消息:为给广大中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将招聘中学生导游员。张丽看到后,想去应聘。聪明的你,请根据陆游的《游山西村》为她写一段导游词。
附: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8分)
(1)目前,一些特快专递可将几千里外的信件朝发夕至。用户盛赞它是现代的“神行太保”。这里的“神行太保”指名著《》中的__________(人名)。
(2)根据示例,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示例: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猪八戒耍把式——( )
(3)《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它原名叫《》。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篇名:《》
内容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分析题。(6分)
材料一:2008年1月发生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史所罕见。但是,历经磨难的华夏儿女,再次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取得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决定性胜利。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上述两则材料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你是李华,在得知四川大地震的消息之后,作为校学生会主席,你决定给灾区的中学生写一封慰问信,主要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时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灾害再次发生,你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