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00张。关于2009新课程高考背景下写作备考的几点认识。约9530字。
关于新课程高考背景下写作备考的几点认识
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周红阳(特级教师)
一、命题走向
二、现状点击
三、备考方略
四、实战布阵
1.命意作文风头正劲
3.话题作文夕阳西照
2.标题作文时冷时热
命意作文,即新材料作文,是06开始出现在全国卷的一种新命题模式。这种新材料作文跟原先的材料作文除了形式相似外,写作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旧材料作文只能“中心”立意,主题是唯一的;而新材料作文除了“中心”立意,还可以“边缘”立意,主题是多元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把握提供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笼统地说,“内容”就是材料的语表信息,即表层意思;而“含意”则是材料的语里信息,即深层甚至拓展、联想的意思。命意作文的优点是继承了原材料作文的规定性(限制性),吸收了“话题作文”的宽泛性和多义性(范围、主题)等,缺点是审题有一定难度,“内容”和“含意”的把握也不怎么容易。而且目前人们对它认识还不够充分,多少有些不适应。
07年全国高考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考查的试卷
全国Ⅰ、Ⅱ、Ⅲ3卷、北京卷、湖南卷(5份)
08年全国高考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考查的试卷
标题即中心,既明确了写作要求,也规定了写作主题。但写作的角度、思路、范围、题材等是可以自由选择的。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要点突出,审题简单,便于评分。而缺点是要确定一个能够让几十万考生都有内容可写,又能有效防止宿构、套作等频频出现的恰当标题非常困难,且容易失重。从这些年全国自主命题省市的一些试卷看,标题大多比较“虚化”或“模糊”,要么是内涵偏少,要么是指向不明,具体性和合理性不够,考生难以正确把握,而且边缘过大,套作移植等相对容易,会导致评估的不公平而影响考试信度。
07年全国高考采用标题
作文模式考查的试卷
上海卷、天津卷、湖南卷、福建卷、江苏卷、安徽卷、江西卷、辽宁卷、四川卷(9份)
08年全国高考采用标题
作文模式考查的试卷
上海卷、浙江卷、天津卷、重庆卷、湖北卷、广东卷、江苏卷、安徽卷(8份)
常见的话题作文一般采用“材料+话题”的构成模式。材料是话题的依据(也是写作时选材的范本),话题是写作要素和范围。话题作文的优点是既有标题作文的明确性,又具材料作文的限制性;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可写,便于发挥写作水平,却又能有效防止宿构、套作等。而主要缺点是毕竟流行多年,不但有些“廉颇老矣”的感觉,而且人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应对举措,尤其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套话作文”屡屡出现,不但影响了真情实感的抒发,而且给评卷的客观、公正造成了干扰,最终也动摇了考试的信度。
07年全国高考采用话题
作文模式考查的试卷
广东卷、山东卷、重庆卷、浙江卷(4份)
08年全国高考采用话题
作文模式考查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