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3380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期七年级(上)
第五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读一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憔( )悴 宽恕( ) 树杈( ) 嫩( )芽
2.写一写——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jué( )别 sù( )杀 dǎo( ) 告 花bàn( )
3.查一查——解释词语。(4分)
(1)恍然大悟:
(2)苦心孤诣:
(3)形影不离:
(4)匿笑:
4.背一背——根据你积累的作家作品知识或诗文内容填空。(8分)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我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 的诗句,也是他一生的写照。《风筝》是他所写的一篇散文,选自《 》。
(2) 的《荷叶 母亲》是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文章所描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我们还读过她的《 》《 》《 》。
(3)母亲啊!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4)《咏雪》中“兄子”与“兄女”分别用 和 来比喻“大雪纷纷”。
5.试一试——请你仿照例句,按要求写出句子。(4分)
“您是一缕阳光,在寒冷时给我温暖;您是一盏明灯,在黑夜里为我照亮前程。敬爱的老师,衷心祝您节日快乐!”这是一位学生在教师节发给老师的短信,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请你模仿这条短信,在母亲节给母亲发一条短信:
6.说一说——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回答。(4分)
活动课上,针对“妈妈的唠叨”这个话题,叶华认为:妈妈对自己管得太多太严,总是不停地唠叨,她感到很烦。甚至想离家出走,远离唠叨的妈妈。请你劝阻这位同学,让她能正确看待妈妈的唠叨。
你说:
二、阅读理解(共36分)(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7~10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加点词语。(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 相委而去( )
友人惭( ) 下车引之( )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去后乃至
(2)元方入门不顾
9.请你对文中“友人”的做法和表现作评价。(3分)
10.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说明。(3分)
(二)阅读《风筝》(节选),完成11~15题。(12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