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4600字。  2008-2009学年高二年级语文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氓之蚩蚩(méngchī)          将子无怒(qiāng )
  尔卜尔筮(shì)              爱而不见( xiàn)
  B.于嗟鸠兮(xūxī )            体无咎言(jiù)
  自我徂尔(  cú  )           静女其娈(luán)
  C.夙兴夜寐( sùmèi)           渐车帷裳(jiàn)
  靡室劳矣( mǐ)             说怿女美(rǔ )
  D.隰则有泮  (xípàn)          修我矛戟(jǐ)
  淇水汤汤(shāng) 自牧归荑(k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即见复关    无食桑葚    搔首踟蹰
  B.其黄而殒    向隅而泣    情投意合
  C.总角之宴    载歌载舞    踟蹰不前
  D.匪夷所思    靡有朝矣    无与士耽
  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子无怒      将:将要
  B.无与士耽      耽:耽误
  C.言既遂矣      遂:完成
  D.自牧归荑      牧:郊外田野
  4、下列词语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与子同泽     说怿女美
  B.来即我谋    将子无怒    隰则有泮     不可说也
  C.反是不思    爱而不见    不思其反     匪来贸丝
  D.自牧归荑    静言思之    言笑晏晏     其黄而陨
  5、对《卫风•氓》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m      )
  A. 本诗第一、二章写结婚经过,第三章追悔自己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男方负情背德,第六章表示对男方的深深的怨恨。
  B. 女子受夫权的压迫,被任意遗弃,这在几千年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是一个普遍问题,本诗明确表明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性。
  C. 这是一首弃妇诗,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痛苦,不仅对薄情男子而且对男权社会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D. 本诗将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她的坚强性格。
  6、对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意思是并不是草儿真的美,因为是美人所采的草,所以很美。表达了男青年纯朴、真挚的感情。
  B.“岂曰无衣”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意和语气。答句中的“同袍”“同泽”“同裳”,表达了团结互助,坚决豪迈的军威。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意思是劝告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传说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这里比喻热恋中的女子轻信男子的假情假意,后果往往不堪设想。采用赋的艺术手法。
  D.“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用赋地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层层推进中揭示了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7、赋、比、兴是《诗经》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的手法的是(    )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8、下列句子编成四组,都能从侧面反映女主人公身世遭遇的一组是(  )
  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⑵士也罔极⑶夙兴夜寐,靡有朝兮⑷兄弟不知,咥其笑矣⑸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