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7张。积累字词,分析内容。
附配套教案,约2180字。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第一则:守株待兔
上课教师:阳继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假设法、喻证法。
教学重点:
1、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2、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知道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是谁吗? (秦始皇)
你们知道他曾经思想上受谁的影响最大吗?(法家的韩非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非子》中的一篇文章,初步了解一下《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想一想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二、韩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1、韩非生平(教材P112第一段,学生自读)
2、韩非子主要思想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三、检查预习情况
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板书容易误读的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