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20个字。
  第二单元秋日撷英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掌握本单元重要诗人、作家的简要介绍。2、熟读本单元诗词,直至成诵并默写。
  二、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诗词,领会品味诗词意境。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三、德育目标:
  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课文以诗词为主。鉴赏诗词,应从形象出发,充分考虑到所创造的形象的特点。中国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词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人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诗词作品。
  山行
  杜牧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二)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