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00字。
  《园丁集》备课资料
  自学指导
  一、“我在路边行走,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首诗开头就似乎制造了一个“悬念”。然后,伴随着“我”的行走,一个和谐、静美的世界在诗行中被逐次展开,横斜的竹影、疲倦的鸟雀、劳动与生活的现场、以及对几年前“三月风吹一天”的回忆。诗人以一个“路人”的视角,描述着这一切,只是在每节诗的最后,都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不断重复的一句,在诗中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不仅形成了优美的、重叠的节奏,也不断提醒读者去思考人行走的意义,人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在世界上穿行,但没有介入到世界中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似乎也没有急迫地要找出答案。同样,世界上的一切,无论是植物、动物、房舍,还是人,也都处在一种“无言”的状态之中:茅屋被树阴覆盖,果实自动落下,钏镯在一角发出音乐,大自然中的一切各安其位,组成“和谐”的整体。
  三、这首诗中还包含了一种特定的时间感:开始是“时已过午”,随着场景的转移,时间也在慢慢流逝,最后“阴影更深”,一天即将终结,牛群返栏,“我”也缓步返回。在这样的一天之中,“我”的漫步也遵循了大自然的节奏,人的生活、劳动在时间之中,似乎也与自然融为一体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没有最终的答案,但答案或许就渗透在自然的叙述与上述这种“时间感”之中。
  参考资料
  一、《园丁集》前言(刘建)
  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但是印度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匠,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师。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保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过人的创作精力,以其全面的艺术天才在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后世留下了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的艺术珍品。他毕生创作五十余部诗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九十多篇短篇小说、二十余种戏剧,同时著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散文作品和其他杂著。这些作品主要收在多达29巨册的《泰戈尔文集》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作品愈益放射出璀璨的思想光芒,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它们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并被作为教材在中学和大学讲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生于印度孟加拉省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开明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宗教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泰戈尔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学问主要是靠家庭聘用教师施以严格教育和自学获得的。当时,孟加拉是印度的文化中心,他的家庭则弥漫着浓郁的文学气息。他于1875年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1878年9月赴英国学习法律,1880年2月回国。1882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从此正式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世纪90年代,他听从父命离开城市到乡下经管祖上的田产,在乡间生活了整整十年。1901年,他在圣谛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小学。这所学校后来在1921年发展成为著名的国际大学。他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里。1905年,他积极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者分割孟加拉的民族运动。1913年,他以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荣膺诺贝尔文学奖。1919年,印度发生英国殖民者血腥镇压反英民众的阿姆利则惨案,他愤然辞去英国政府授予他的爵士头衔。1924年,他应梁启超先生邀请访问中国,对中国人民表示了极其友好的感情。1930年,他访问苏联,衷心赞美它所取得的成就。他还访问了欧洲和亚洲的其他许多国家以及美国。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日益猖獗。泰戈尔拍案而起,强烈谴责它们的暴行。1941年8月7日,泰戈尔病逝于加尔各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