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5560个字。
  2008学年第一学期马寅初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语文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liǎng(▲)。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舞动的北京”是一幅中华民族的图腾,▲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舞动的北京”是一种现代中国的表情,▲着华夏文明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呈现、镌刻、承载)
  3、古诗文名句填空。(①—⑤题必做,第⑥⑦两题选做一题)(12分)
  ①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③▲,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⑤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们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诗句是:     ▲   ,    ▲     。
  ⑦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    ,    ▲     ”。
  4、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在这一程的语文学习旅行中,我们领略了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也跟着杜小康走了一段《孤独之旅》,懂得了①;在先辈哲人梁启超先生的跟前,我们又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应该②;随后,我们把眼光投射到更遥远的三国时期,这次我们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英雄——诸葛亮,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③的精神。呵!奇幻的语文旅途让人期待。
  5、名若阅读(3 分)
  读完《水浒传》后,同学们各自谈论起自己喜欢的人物。一位同学说:“武松太勇敢了,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又一位同学接着说:“鲁达也是这样一位英雄,在野猪林单枪匹马救了林冲,……。”请你再写出《水浒传》中另一个人物及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情节概括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情节:▲性格:▲
  6、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6分)
  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材料1: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材料2:2008年初,浙江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标志地:绍兴(春节看祝福)、海宁(元宵看灯会)、余杭(端午赛龙舟)、开化(中秋舞草龙)……
  材料3:新昌调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能表演新昌调腔的专业演员已经很少。
  探究结论:▲
  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观点理由:▲
  活动三:我的体验——绍兴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其它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
  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
  体验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