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则材料,约75410字。巴蜀名校联盟    09高考文言文选材预测
  议论性文段
  -----09高考文言文文本的最佳选择  (学生卷)
  四川省乐山市马踏中学      林玉春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 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 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 其孰为侵官邪 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 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 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串等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    辟:征召,聘请
  B.不惟其同守之同          同:相同,一样
  C.为不治矣                治:治理得好,太平
  D.幸而材从事              材:有才能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       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B.蔡君可拱而坐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C.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故序以送之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所导致弊害的一组是  (3分)
  ①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②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
  ③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④惟其守之同者多矣
  ⑤反是焉,则激
  ⑥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
  A.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一个州的太守无权征召、聘用从事,一个读书人也不能自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则上下级相处不会融洽。
  B.作者告诫蔡君要明确作为从事的责任,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做事要有分寸。
  C.作者认为,在朝廷做公卿大夫的能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的都少有,更何况这些做州从事的人呢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分析说理,说服力强。如古今聘用方式及其效果的对比,今之从事对待上司或“同”或“激”做法的对比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 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
  译文:                                                                    
  (2) 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
  译文:                                                                   
  (3) 脱然莫以为己事。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徐孺子祠堂记   曾 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①,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