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120个字。
双古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座位号请填写在右上角的座位号空格内。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窥伺(sì) 校对(xiào)相时而动(xiāng)
B.啜泣(zhuì)干涸(hě)苟延残喘(gǒu)
C.伪劣(liè)结束(sù)无人问津(jīng)
D.皴裂(cūn)褴褛(lán)不无裨益(bì)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三年虽然短暂,却是五味俱全。在一起的日子最难忘,不在一起的日子更难忘。曲终时刻没有泪水,只祁愿有朝一日,当我们重新聚首校园时,将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吻遍。
B.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对盲孩子这样说:“看,你有一个多么好的影子啊!”
C.在那里,从古至尽,沉船的残骸,揭开迷底,重现当年的惨案;有沉沦的古国遗址,诉说着无人知晓的古老文明;有绚丽的珊瑚海和变幻的游鱼。
D.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我们立马齐刷刷地站得笔直。我们挺胸收腹,昂首而立,身着碧绿的迷彩服,仿佛一棵棵挺立着的小白杨,英资勃发,精神抖擞。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更,我们要吗?不!“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都义无返顾,勇往直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勇气、信心、耐心、胸怀”,我们将沿着的目标前进!
A.曲折撤退既定B.曲折退缩制定
C.崎岖撤退制定D.崎岖退缩既定
4.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
B.《秋水》这则神话故事,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骄傲自大。
C.《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议。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典范的驳论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据两种反驳,不仅批判了错误论调,而且盛赞了“中国的脊梁”,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5-7题。
(1)《中学生阅读》是一种前卫、实用的阅读指导刊物,它以朴实而生动、平实而形象的语言给我们诠释了一个新的阅读概念。(2)它以独特的阅读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全新的阅读天地。(3)它是我们广大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它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怎样品味一篇文章,怎么揣摩它的意蕴。(4)感谢杂志社编辑们为我们办了这样的好刊物,请允许我代表广大中学生对你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亲切的慰勉。
(1)文中语言罗嗦重复、不简明的一句是()
A、(1)句B、(2)句C、(3)句D、(4)句
(2)“当我遇到烦恼时,打开它,品读一段优美的文章,所有烦恼就会随风飘散,心情也为之豁然开朗。”这是上文中的一句话。排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1)句B、(2)句C、(3)句D、(4)句
(3)文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1)句B、(2)句C、(3)句D、(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