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010字。湖北省襄樊市2009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
  语  文
  考试时间:2009年1月5日下午2:30~5:00
  命题:闫光平  制作:青峰弦月  审定:徐国政  毛正华
  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5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答题卷右下方座位号内,同时把机读卡上的项目填涂清楚,并认真阅读答题卷和机读卡上的注意事项。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代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峥嵘(zhēng)  蛩音(qióng)    鲫鱼(jí)    央浼(měi)
  B.青荇(xìng)   竹篙(gāo)     分娩(wǎn)   夹带(jiā)
  C.漫溯(sù)     倾圮(pǐ)      伛偻(yǔlǚ)   太监(jiàn)
  D.发酵(jiào)    踟蹰(zhízhú)  似的(shì)    搽粉(ch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A.纹身  水蒸气  坐壁上观  相辅相成  B.陷阱  挖墙脚  倚老卖老  兵荒马乱
  C.腹泻  渡假村  粮食欠收  振聋发聩  D.暮霭  名信片  胸无成府  出其制胜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戛纳市位于法国东南部,    地中海。它凭借温和的气候、秀丽的风景以及迷人的海滩,与临近的尼斯和蒙特卡洛并称为南欧三大游览中心。
  ②把他批评哭了,并不是我的    ,就是因为我太着急了,说得有点过分。
  ③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    ,恬淡的、平和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
  A.濒临  本意  况且  B.毗邻  本意  况且
  C.毗邻  本义  何况  D.濒临  本义  何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的童年,锦衣玉食,金瓯无缺。殷实的家境,富足的生活,使他没受过一点生活的磨难。
  B.刘老师对学生极其认真负责,呕心沥血,含英咀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C.有一种力量,可以使冰雪消融,使铁树开花,使所有烦恼涣然冰释,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D.面对总是喋喋不休的老婆,陈师傅终于忍不住了:“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女儿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管多了反而出岔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民网1月3日讯:在今天召开的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闵恩泽、吴征镒两位科学家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中,针对是否派专家组前往陕西镇坪县调研一事,国家林业局予以否认。
  C.为了这次“创卫”大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管人员和卫生检疫人员没日没夜地战斗在“创卫”第一线,老百姓打心眼里由衷地感谢他们。
  D.作家余秋雨从事创作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亚洲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称号,近年又被评为“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6-9题。
  晚清以后,中国科学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日益彰显。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遭失败,国门被西方以“坚船利炮”打开,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感知到西方科技的力量,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尽管时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理解尚很肤浅,但他们确已抓住了西方文化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科学方面的影响始终是主线之一。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家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合作,历尽艰辛,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输入中国,堪称“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的实践者。进入20世纪,在留学运动中产生的新一代科学家更加活跃。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包括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内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论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科学家不仅是西方近代文化输入中国的桥梁,而且也是创造中国近代文化的主体之一。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研究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竺可桢、赵元任对传统天文学与星象学的研究;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对传统数学的阐述;王进、曾无宇、陈文熙对传统化学的整理;丁文江对传统地理学与地质学的查证,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中国传统科技的整理与对近代科学的学习、研究和普及,促进了古代与近代、东方与西方科学技术的汇流,促进了科学在中国的复兴和发展。对于科学史以外的传统文化,许多科学家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他们以近代科学思想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使其蕴含的科学价值得以彰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