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12300字。
2009年高考语文寒假作业最新设计:15、科技类文本阅读
一、名句积累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抒怀》)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3.汝果欲写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
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
二、简明、连贯、得体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
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能。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圧于路面等。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0℃加热到50℃,而全世界60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比如,当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圧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
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全楼3000多名员工身体所发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据说,此系统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的10座大楼取暖之用。其实,这一系统完全可以具备双重用途,即在炎热的夏季里,还可以当作制冷设备使用,从而使大楼中的环境非常舒适。
科学家们认为,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且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相信人体能将会得到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
(《让人体也能发电》李津军)
1、下列对“人体能”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人体散发出来的机械能和热能。
B、人体作用于环境,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生物能量。
C、人一昼夜所产生的能,可以把自身重的水由0℃加热到50℃。
D、60多亿人产生的生物能量,如果聚到一起,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2、下列关于人体能转换成电能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产生的生物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
B、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产生的重力能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
C、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产生的电能,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D、英国一家超级市场,安装了特制的推动门,这种门通过不停转运所产生的电能,可以提供公司的日常用电。
3、对第4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一些公司和学校在大楼里安装了人体能设备供电。
B、美国公司和学校已用人体电能照明、取暖、制冷。
C、人体能的开发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D、热量收集系统具有的双重功能可以使环境更加舒适。
4、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能课题是在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的前提下,由一些科学家着手研究开发的。
B、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前途将越来越宽广。
C、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其价廉而无污染,加之取用灵活方便。
D、人体能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利用,但人体能只能转换成电能,是其发展的一个缺陷。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解开中国舱外航天服之谜
神七航天员于9月27日16时30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出舱航天员一起暴露于太空中。
如果忽略暗藏在“飞天”上的种种“机关”,“飞天”很像特大码的羽绒服。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和靴子,背上还有一只1.30米高的大背包。舱外服分为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以及最外面的外防护层。外层的防护材料可耐受正负l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堪称国内最责的服装面料。通过调节大小,一套航天服可以用于不同身材的航天员。舱外航天服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