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6380个字。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15分)
1.古诗文默写
⑴必做题(4分)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⑵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题为准)。(4分)
①在《观刈麦》里,白居易着墨不多,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的诗句是,。
②中秋明月映照着浅浅的海峡,遥望台湾,思念亲人,人们不禁吟诵苏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③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④11月,西安市迎来“欧亚经济论坛”的盛会,为了表示对与会者的热情欢迎,又能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们可选用《论语》中的“,”作为欢迎标语。
2.下面的语段,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3分)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曰: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为人,即“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的每一重境界都是一个新的逻缉起点,而第三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追求和重视的目标。
3.文学名著阅读。(4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己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人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经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歇后语的填写。(选作两个)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
林冲误闯白虎堂——
林冲到了野猪林——
二、综合性学习(9分)
4.今年12月1日是世界第20个艾滋病日。
(1)你知道艾滋病防治的标志是什么?它有什么含义?(4分)
(2)作为关注社会与时代发展的中学生,你一定想在互联网上发表对艾滋病问题的看法吧。请你也在论坛上写一条留言或感言。(不得超过20字)。(2分)
(3)作为中学生,面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龄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3分)
三、阅读(共13小题,计4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 -- 8题。(14分)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凝石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场所便是书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体上书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场所。书斋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形成营造书斋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
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籍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学问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文化在这里汇集,文化在这里传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之说,就是因为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这样比喻:因为当时国家没有社会科学院,而许多个体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书斋联合起来,实际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国家不用投资。诸葛亮的“茅庐”,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宰相。刘备“三顾茅庐”,获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计,才丰富了经天纬地、威武雄壮、扣人心弦、传播不息的“三国演义”。同时,许多民族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