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2990字,答案为扫描版。
苏州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调研测试
语 文
第一部分 (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 ▲ (xuàn)丽 ②元 ▲ (xiāo) ③司空见 ▲ (guàn) ④梦 ▲ (mèi)以求
2.下边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下表并改正。(4分)
在长城脚下,渤海之滨凭吊孟姜女庙,不能不使我连想到晴光万里的今天。一部中国历史,记载了多少人民的苦难?今天灾难终于过去,但是看到长城所想到的、想说的却是想不完也说不尽的;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举世嘱目、无与轮比的旅游胜地,是一坐雄伟的建筑,这里面还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
错别字 ▲ ▲ ▲ ▲
改 正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 ▲ 《泊秦淮》)
④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 ▲ ,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 ▲ 》)
⑥潭西南而望, ▲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下面的句子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把它们找出来,并在原句上改正。(2分)
①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
②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5.学了专题“汉字”以后,你对汉字的特点有哪些了解?请就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谈谈看法。(2分)
第二部分(40分)
6.名著阅读。(4分)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
作者 ▲ 篇 名 ▲
内容
摘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读书
心得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7—10题。(9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哪一项不正确?(2分)
A.欣然起行 快乐
B.念无与乐者 想,想到
C.寻张怀民 寻找
D.盖竹柏影也 大概
8.用现代汉语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分)
9.文中的月色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月光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10.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理解和分析哪一项不恰当?(2分)
A.既指作者“闲”官的现实,又表现他对安闲心境的追求。
B.赏月虽自有其乐,但是作者的内心深处却并不得意。 .
C.暗示了作者孤独、悲凉而又自宽自慰的特殊心境。
D.表达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阅读《我的母亲》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12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