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字。
  材料作文“紫藤萝与木棉”导写与示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身躯,却凭借枯树,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木棉,不借助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而以红硕的花朵、挺拔的身姿展现自己的风采。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紫藤萝和木棉是两种生长方式不同的植物。紫藤萝凭借外物来展示自己的美丽,由此,可以得出“生活(成功)需要凭借”“凭借也是一种美”的观点;木棉不靠橡树,靠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由此,可以得出“独立自强”“自力更生”的主旨;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得出“不管是‘依靠’还是‘独立’,只要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有意义的人生”的结论。
  有了以上思路,只要选择一个角度立意,构思成文即可。下面着重从紫藤萝的角度,谈以“生活(成功)需要凭借”为立意,如何作文。
  [写作导引] 
  生活(成功)需要凭借,即人生如果善于凭借外物,借鉴他人优势,就可能更完美(或更成功)。明确观点后,可以从为什么要“借”和如何去“借”等层次深入探讨。因为“借”,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因为“借”,可以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突破和成功。同时也可辩证地看问题:借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一味地“借”,也可能会使自己缺乏创造力,所以,“借”也要有创新,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可以诠释“借”的内涵,列举“借”的方式,罗列“借”的内容,借出智慧,借出精神。这样,思路打开了,文章内容也充实了。
  [佳题参考] 
  1 巧借他物补己之短2 紫藤萝的启示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4 借出的精彩5 做一株紫藤萝6 借鉴创造美7 学会善假于物8 一加一大于二9 握住别人垂下的藤条
  [素材超市] 
  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 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唐太宗借魏征开创了“贞观之治”。
  5 赵国与北方匈奴战事不断,赵国的士兵穿着沉重的铁甲,坐着笨重的战车,而胡人单骑上阵机动灵活。赵武灵王于是借鉴了胡兵的优点,将军队的铁甲和沉重的战车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由于大胆借鉴了胡人的长处,赵国在赵武灵王统治时期十分强大。
  6 一个企业如果善于借鉴先进的技术或管理经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海尔集团。
  7 苏州园林是世界闻名的人工园林,它便巧妙运用了“借景”这一手法,赢得了游客的赞叹。或借远山作背景,或是借青苔乱石作屏障,取长补短,从而创造美景。
  8 “我之所以能看得更高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牛顿如是说。没有前人的不断探索,牛顿不可能得出如此伟大的牛顿三大定律。
  9 风筝借着风儿的力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花朵借着阳光的力量在世界上尽情绽放;卫星借着火箭的力量在太空中遨游。
  10 魏源说:“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清政府闭关锁国,拒绝借,拒绝学习,就停滞不前,不能得到发展。(反面事例) 
  [范文引路] 
  巧借他物,补己之短
  余杭高级中学高三沈霞菲
  风筝借着风儿的力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花朵借着阳光的力量在世界上尽情绽放;卫星借着火箭的力量在太空中遨游……平凡的事物因为借助他物的长处才有了不平凡的成功,所以,要想补己之短,只有巧借他物。(从自然现象入笔,用排比句式引出观点) 
  是什么,使曹冲破解了满朝文武都难以解开的称象难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