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跑题现象解析
很多考生写完高考作文感觉良好,成绩一出大跌眼镜,原来写跑题了。随着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大,作文跑题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关注。
在高考中,常见的作文跑题情况有哪些?又该如何避免?记者就这一主题采访了有多年指导高三经验的广东实验中学特级语文教师罗易。审题不细以偏概全
审题不仔细,只抓住题目中的一“点”做文章,而忽略题目中的其他关键词,这是近年比较常见的跑题现象。如2003年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要求考生写“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影响/没有影响”,考生选择哪种观点都可以。但是部分考生却写成了“感情影响认知”、“感情用事不利于认知”、“盲目用情不理智”等,这些只是“感情对事物认知的影响”,却并不是“感情亲疏对事物认知的影响”。只见“感情”,不见“亲疏”,因此作文跑题了。词义词性理解不透
2000年的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些考生却写出了“原因是多元的”、“要达到一个目的,方法是多样的”,“错误的思维会造成多种恶果”等,这样的作文无疑跑题了。因为“答案”本身是指“结果”,而不是“原因”或“方法”;而“丰富多彩”是一个褒义词,所以学生应该从正面论证,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如果出题组出的题目是《答案是五花八门的》,那么学生就可以写好的也可以写不好的了,因为五花八门可以指好的也可以指不好的。
跑题原因是没有认真琢磨题目中关键词的词义和词性,有的和近义词混淆了,有的没有注意到词性的褒贬色彩,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要准确理解题目,一定不要忽视对词义的理解和对词性的判断。不解题目重点文章重心偏差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侧重点,这边重那边就轻,这边轻那边就重,或是两边保持平衡。不能正确把握文章倾向就会使文与题南辕北辙。
如2002年作文题《心灵的选择》,有的考生写成了“心路的选择”、“前途的选择”、“情爱的选择”。跑题原因有二:一是“心灵”和“心路”、“前途”是两回事,考生不能偷换概念,将其混为一谈;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选择》侧重的是得与失选择,选择中有“得”与“失”,但是通过内心的撞击作出选择后,物质上可能是“失”,而精神上却是“得”。至于“情爱的选择”、“前途的选择”等,都可以是“二好择一”的选择,失去了“得”与“失”的矛盾冲突。既考基础知识又考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