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安徽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调研卷精编:古诗文阅读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版本:
通用
类型:
doc
大小:
61 KB
评级:
时间:
2009/2/4 9:07:57
下载:
本月:1 总计:2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5470字。安徽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古诗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巢湖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①,水洗皮肤语洗心。
[注释] ①禅主:指诗的题目中的禅宗长老。
8.试分析诗中两个“洗”字用法的妙处。(4分)w.w.w.k.s.5.u.c.o.m
9.这首诗的“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8.第一个“洗”字,意思是沐浴、洗涤;照应题目,引出下面的“洗”。(2分)第二个“洗”字,意思是洗礼、净化,形象地表现了净化心灵、洗礼灵魂,使诗的意境更加深厚。(2分)
9.(1)“不愁”句实际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感伤时世的感情。(2分)(2)“喜路入深”,一方面反映了山路的遥远和环境的清幽。(1分)另一方面也衬托了对乱世兵祸的害怕。(1分)
(安徽省合肥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2)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
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分)
①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
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
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②“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
“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到第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专题精编 通用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十一:鉴赏诗..
南京市2008年高中语文第一模块测试:古诗文阅读述评ppt 苏教版
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鉴赏ppt1 通用
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鉴赏ppt 通用
高考语文复习策略之一:古诗文阅读复习策略ppt 通用
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试卷 人教版
浙江省余姚市2007-2008学年度青年语文教师古诗文阅读竞赛试卷 通..
2007-2008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试卷 人教版
2008高考备考古诗文阅读鉴赏ppt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