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扬州大学附中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2004.4.19
      

一、基础知识及其动用。(3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诠释(quán)  幼稚(zhì)   窘迫(jǒng)   人声鼎沸(dǐng)
B、挑衅(xìng)  琼花(qióng)  怅然(chàng)  千里迢迢(tiáo)
C、秀颀(qí)   恐吓(hè)    呜咽(yè)    惟妙惟肖(xiào)
D、炽热(zhì)   胆怯(qiè)   花蕊(ruǐ)   深恶痛绝(wù)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4分)
无事生非  忠心感谢  招领启示  锐不可当  虎视眈眈
应接不遐  负隅顽抗  一番风顺  刚愎自用  自行其是
错别字
订 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⑴中心网北京丫有消息称:电子邮件已改进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
⑵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是
   其军事性、战斗性。
⑶美方强调美国政府   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立场没有改变。
A、媒介 掩饰 奉行   B、媒体 掩饰 奉行
C、媒介 掩盖 执行   D、媒体 掩盖 执行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个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
B、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耸听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线索。
C、随着扬州城市建设的全面铺开,建设者们大兴土木,以重塑月亮城的形象。
D、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删、添改、调,不得改变愿意)(2分)
⑴只有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农业发展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⑵老师在信中提出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此感谢对我的疏忽的补充。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均为东晋末年陶渊明所作,作品都表现了作者淡泊名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悼念了春秋初年至西汉期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又称《诗三百》。
C、都德、莫泊桑、左拉、福楼科都是法国著名作家。我们曾学过都德的代表作《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左拉曾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莫泊桑获得永生。
D、鲁迅的《二心集》、《坟》是杂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野草》是散文诗歌。
7、名言佳句填空(第句中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7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