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9310字。
  南安一中高二下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选修系列1)水平测试
  教师用版
  刘节约 2009-1
  A部分(共100分)
  一、(10分,每小题1分)
  1、默写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岩扉松径长寂廖,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0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5分)文学名著选择题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 (《家》)
  B、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
  1930年一天,吴荪甫和杜竹斋等人迎接由乡下来的父亲吴老太爷。到了吴公馆后不久,吴老太爷两手紧紧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觉,客厅里各色的灯在旋转,古怪的家具,时髦的女人不停地跳着……最终突发脑溢血气绝身亡。(《子夜》)
  C、葛朗台因 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欧也妮•葛朗台》)
  D、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三国演义》)
  E、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唤,当成是“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
  这是对堂吉诃德“大战羊群”情节的描写。他用长枪向羊群乱刺,也被牧羊人乱石打倒。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才把他扶了起来。堂吉诃德对他说,自己被魔法师作弄了。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堂吉诃德》)
  答案:AD(A.觉民与琴热恋;D.应是张飞先战吕布,后关羽加入。)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4题。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3、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 。
  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答案:C(解说:文中并无将汉学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的信息,而且这四者本身在时间上也存在交叉。)
  4、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
  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
  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