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570字。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命题人:车全林   袁振文   李清海   康永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数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6分)
  一、(共12分  每小题2分 )
  1.下列加点字所给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cén)寂     勾(gōu)当      蕴藉(jí)        隽(juàn)永
  B.绵亘(gèn)     深邃(suì)      坍圮(jǐ)        清沁(qìng)
  C.褒(bāo)词     恪(kè)守       赘(zhuì)言      亵渎(dú)
  D.熨(yùn)帖     灼(zhuó)烈     猝(cù)然        诅(jǔ)咒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缘份      聪慧      杀一警百      弥天大罪
  B. 雕琢      神彩      哗众取宠      鸦鹊无声
  C. 审慎      攫住      声名狼籍      苦思冥想
  D. 傲慢      思慕      玉砌雕栏      死有余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200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使用重新          的教材。
  (2)这些探测队员以          的精神在祖国天南地北寻找新的矿产资源。
  (3)人类基因的研究对认识生命本身,揭开生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审定  艰苦  奥妙          B.审订   艰苦  奥秘
  C.审订  坚苦  奥秘       D.审定   坚苦  奥妙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毒品总像一个充满魔力的“黑洞”,陈家几兄弟义无反顾,竟一头扎进这“杀头生意”中。
  B.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英雄楷模。
  C.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D.9月17日晚,残奥会会旗徐徐降落,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以一台焰火盛宴,与这场精神与竞技同样精彩的体育盛会依依惜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年底,各项赛事紧锣密鼓,各种评比也大张旗鼓地进行。不知从何时起,国内盛行“盘点”,似乎只有“大盘点”才能留住对过去一年的记忆。
  B.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用柔婉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一种“甜美的忧郁”,让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C.事故调查结论表明,施工单位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施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直接发生。
  D.尽管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在备考复习中,同学们仍应重视基础知识,在对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切忌不可忽视基础。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称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是由一位德国女数学家诺特发现的。她证明了诺特发现定理,每一种对称性均对应于一个物理量的守恒定律,反之亦然。
  B.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再看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冰球受击后以等速滑行,因为冰面是平移对称的;如在某处发现冰球速度突然改变,那一定是该处冰面有障碍——平移不再对称。
  C.由于词义的变迁,有时我们从字面上不容易看出名与字之间的联系。例如颜回,字子渊;据《说文》,“渊,回水也。”樊须,字子迟;在古代“须”与“迟”都有“待”的意思。
  D.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皮书》,用大量篇幅分析了在世界各地蔓延的房地产热潮,并提出中国应该记取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评卷人 得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共6分   每小题2分)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书斋。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