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10字。
  《短新闻两篇》课文精讲
  【基础知识精讲】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凝重(níng) 紫荆(jīng) 停泊(bó) 掩映(yǎn)
  世人瞩目(zhǔ) 旗帜(zhì) 接载(zǎi) 降落(luò)
  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凝重:庄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易帜:变换旗帜,指降英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旗。
  接载:接待、装载。
  序幕:指重大事件的开端。
  子夜:半夜。
  退役:军人役期满后停止服役,这里指“不列颠尼亚”号战舰不再执行任务。
  陈迹:过去的事情。
  五、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六、文章主旨
  标题的理解:这篇通讯很有特点。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与写作上,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及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七、结构分析
  (一)导语
  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