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770字。
  形声字研究
  提要:本文由海峡两岸 7376通用字中取出形声字6400作样本,逐字统计了音符与本字之间的韵转与声转。统计显示声变较韵变为大;不计声调及介音,形声字的表音功能约为52-55%;若计及声调及介音的变化,则远低于此数。探索形声字的音变,约有三个方向:1. 由发音部位及语音性质探讨,2. 比较方言及国语的差异,3. 由语音史上去追根寻底。笔者认为欲恢复汉字的形声功能,必须使声符合理化,而这也可从三方面着手:1. 常用字声符的重组或改进,2.次常用字读音的通俗化,3. 声符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目录:
  1.0  引言 1.1  从一首诗谈起       1.2  三书
  2.0  意符 2.1  意符与字形结构     2.2  形意字的解释
  3.0  声符 3.1  声母及韵母         3.2  声符的判定及变例     3.3 声符所代表的意义    
  3.4  中华新韵           3.5  声符与字音的分析
  4.0  声符的音变 4.1  声符韵母的转换     4.2  声符声母的转换       4.3 音变法则的初步结论    4.4  形声字音变的探索   4.5  古今声韵的比较
  5.0  声符标准化 5.1  声符功能的局限性   5.2  声符的合理化
  附录 1    现代汉语声韵表     2.   声符定性的变例       3.  中华新韵韵目
  4.   声符1200个(繁体)  5.   声符及其含字数统计
  附图 1.   声符与字音比较图   2.   同韵韵母互转图       3.  异声声母互转图 
  4.   同声声母互转图     5.   异韵声母互转图       
  1.0   引言
  1.1   从一首诗谈起
  唐代骆宾王曾写了一首诗: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是一幅很美的春江水暖图,在这美景内听到了鹅的叫声 -- 哦 哦 哦,就象叫它自已的名字一样。很显然的古人把它取名为鹅,原就是仿照它的发声的,可知文字原就是记载语言的符号。
  ’鹅’是鸟类,它的叫声为哦,’我’代表声符,’鸟’代表意符,这样便成了汉字的特色。同样的,’项’在头部 (页),’掌’在手部,因此’项’从页,’掌’从手;页旁的’工’与掌上的’尚’,便是它们的声符。在古代,项与工、掌与尚的读音一定很相似的。
  再看上首诗内其它的字,’浮清波’与水有关,水是它们的意符。而对应的偏旁’孚青皮’均是声符。’拨’用手,’歌’吹气;故拨从’手’,歌从’欠’,而其偏旁’发哥’作为声符。
  古代丝绸有多种颜色,故绿水的’绿’,红掌的’红’,均从丝(纟);白毛的’白’如何表示呢,日光是白的,故在’日’上加’丿’使人由日联想到白色。向天歌的’向’原是窗形,古代房屋门朝南, 常在北向开窗, 因而’向’引申为’朝向’的意义。 ’天’ 从一大(人),人之顶上为天。白毛的’毛’,绿水的’水’,画的是毛与水的形状,这是象形。曲项的’曲’画的是一种曲形的竹器,而后古义渐没,而留下抽象的’弯曲’的意义。
  由上可知汉字主要可归纳为象形、会意及形声三类 :
  1.  纯粹表形者,如’毛、水’等谓之象形;’曲、向’原也是象形,而后加以引伸而有今义。
  2.  由二个以上的象形偏旁结合,经简单推理而知其意义者为会意,如’天’’白’。
  3. 大部分汉字乃由意符及声符构成的形声字,如上首诗内的 ’鹅项歌浮绿红掌拨清波’等,均为形声字。
  1.2   三书
  就已创制的汉字而言,把汉字分为象形、会意、形声已足以说明一切了。因为六书中的指事,需用简单的推理,实际上与会意相当。假借是借旧字的音给予新义,转注则是同义字间的相互参照,二者都是就已有的汉字加以推广应用罢了。
  在本研究的资料分析里,形声字只要指出声符及意符(部首)即可;象形会意字则须略加解释。而这种解释尽可能以楷书为准,因为说文解字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明白单字的形成规律,从而帮助学习,除非必要才会求助于古体。
  很多字在创制时是具体的实物,而今流行的是它们的引申义,原义反而失去。若今义与原义不同的,在形意字的解释中,只加注原义;因为引申义如何演变而来,众说纷纷,如其盲从前人解说,不如从缺。例如’乏’原是象形的箭靶,贫乏、疲乏乃后起义,箭靶的乏如何引申为缺乏的乏,就不再进一步探讨了。
  现在把象形、会意、及形声的代表符号及其定义说明如下:
  象形--以x (Xing) 表之,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一个实物的特征,以代表那实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