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420字。
2009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常州市第五中学李海燕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居重要位置。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考生高考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考生在高考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那么,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复习呢?
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简析
2008年《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规定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筛选文中的信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前三项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后两项为分析综合,C级。
综观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多给人平易之感,符合《考试说明》“浅易”的要求。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四史》仍为重点。江西卷选自《左传》,天津卷选自《墨子》,北京卷选自《汉书》,江苏卷选自《后汉书》,重庆卷、上海卷、福建卷选自《晏子春秋》,湖北卷选自《文宪集》,湖南卷选自《欧阳修全集》,山东卷选自《聊斋志异》,其余各卷均出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仍是高考文言文的选文重点。
2、文体选择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与2007年高考选文多样化(传记类、游记类、论说类、小说类、序跋类、赠序类)相比,2008年选文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以传记文为主,选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3、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受到重视。2008年高考全国卷比较稳定地考查了文言实词、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翻译四项,在地方卷中,考查了文言虚词(山东卷、湖南卷)、词类活用(江西卷)、句式(广东卷)、断句(广东卷、辽宁卷),整体来看,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的题型多样化,题量趋于增加,分值也在不断攀升。
现以2007年、2008年江苏卷为例,做简要分析:
文章类别 出处 考查点 能力层级
2007年
江苏卷 人物传记
《三十国春秋》 实词(爽、刑、伺、趋) B
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 C
理解并翻译句子 B
2008年
江苏卷
人物传记
《后汉书吴汉传》 实词(听、迫、壁、度) B
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 C
理解并翻译句子 B
2007年、2008年江苏卷文言文阅读仍然保持以往选文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