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0个字。
“说明文写作指导”课堂实录
作者:张玉新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吉林省首届科研型名师、第二届语文教学新秀、首届中小学教学新秀“双十佳”,吉林省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中语会理事。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1985年至200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20年。著有《高中语文教育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
【教育感言】
语文教育、教学要着眼于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规律可概括为:初级阶段以识记典型的语言文字材料为主,高级阶段以加深对积累的典型的语言文字材料的感悟为主。积累是终身的,初级阶段以集中为主;感悟则随着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加深。语文教师要在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他们个性化学习的特殊规律。
(学完《中国石拱桥》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亲手设计、制作一座自己理想的桥,将桥的模型在班级展示,选出大家公认为好的模型,并在课堂上请“制造者”说明设计和制作过程,同时录音,便于课后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这里只选择两位学生发言的片断。)
师:上节课给同学们留了家庭作业,请大家亲手“设计”并“制造”一座你自己认为十分理想的桥。(指着桌上学生的“作品”。)现在就从中选几个“设计”优美、“制造”精良的,请“设计师”兼“工程师”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设计”和“制造”过程。
师:现在先请杨洋同学介绍一下她的理想的桥是怎样“设计”、“制造”出来的。
生1:这座“桥”是纸壳做的,是用透明胶连接的。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是高速公路,路面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越往两头伸展,桥面越宽,延伸到两岸时,成为两条宽窄相等的平行公路,两条公路间有略窄的运输带式的人行道。
师:打断一下,“延伸到两岸时,成为两条宽窄相等的平行公路”,从模型上能看到吗?
生1:看不到,这是我想象的。
师:“两条公路间有略窄的运输带式的人行道”,这样的人行道能在模型上看到吗?
生1:能,就是从这里到这里。
(在模型上有一条硬纸板连接在两条道路上,纸板上用钢笔画出许多等距离平行线。)
师:运输带这样的人行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1:现在许多大型商业中心、超市都用,有阶梯式的,有斜面式的,飞机场运送行李的还带拐弯的,北京飞机场还有供乘客使用的代步传送带。我想,在我的桥上也可以安装这样的设备。
师:很有创意,请接着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