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二寒假作业共四份,题型全面,每份约14000字。并附有四份练习答案,完整,详实。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一)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15分,每小题3分))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1],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2],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 献[3],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4],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歹堇 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5]。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选自《国语•楚语》,有改动。)
  注释:
  [1]子常,子囊(即后文的“先大夫”)之孙;斗且及后文的斗子文,都是楚国的官员。文中这些人名及地名下加了横线;文中成王(后文又简称“成”)这类王名下也加了横线。
  [2]称赋:与兵赋相称。[3]宾献:馈赠及进贡。[4]若敖氏,与斗子文同族。[5]放:依。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羞子文 羞:羞辱          B.是勤民以自封 勤:使……劳苦
  C.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  令:美好    D.其速怨于民多矣  速:招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        句读之不知
  B.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D.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        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国马足以行军  B.是勤民以自封也
  C.至于今处郧  D.一国弃之如遗迹焉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作“子常必亡”依据一项是(    )
  ①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      ②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
  ③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④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
  ⑤无礼不顾甚于成、灵              ⑥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斗且见微知著,从与令尹的交谈中看出对方一心聚敛必然招致百姓怨恨,楚国面
  临着亡国之灾。
  B.斗子文因恤民而家无储粮,楚成王依朝廷常例送他肉和粮,并多次要给他增加俸
  禄,子文却避而不受。
  C.子常身居高位,不能辅佐国君富民兴国,反倒聚敛不已,致使民心离散、民怨沸
  腾,终被百姓抛弃。
  D.斗子文的智慧在于懂得为政庇民之道,不靠勤民取富,不但深得成王厚遇,而且
  福及子孙后代。
  6.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                                               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二.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答:                                                                    
  ②试就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