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80字。
09级语文专题复习——语音辨析(课堂教案3课时)
[考点分析]
《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能力层次为A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课堂重难点]
1、多音多义字语音的辨析(《晨读晚记》“晨读”p2)方法的指导
2、形声字的误读现象(《晨读晚记》“晨读”p20)
3、易错异读字的统读(《晨读晚记》“晨读”p20)
4、字音识记过关学生自我检测的方法
[课堂教学]
一、语音考题题型(附相关题例)
1.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2.与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3.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
4.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相同)的一组
二、字音考查的内容
1.考查多音字如2007全国卷Ⅱ中A项“数”、“贾”、“传”;B项“属”、“好”;C项“济”、“识”;D项“券”;2007年湖北卷考“哄”、“应”、“累”、“强”
2.考查形声字2007年天津卷以“每”、“”、“奇”、“亥”来组词辨音
3.考查同音字如2007四川卷“经营/均匀河畔/叛逆松柏/柏油”
4.考查习惯中易读错的字如四川06年“机械”、“澎湃”、四川07年“秩序”、“瘟疫”
三、试题的特点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话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高考语文试题第1题往往是考普通话的字音。不过考法不断有变化,通常是给四组加点字注出读音,要求辨别正误,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似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如2008年全国卷第1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 ) 条分缕析(lǚ ) 圈养(quān ) 愀然不乐(qiǎo )
B.倏忽(shū ) 越俎代庖(páo ) 牛虻(máng ) 自惭形秽(huì )
C.靛蓝(diàn ) 毁家纾难(shū ) 干涸(hé ) 白头偕老(xié )
D.手帕(pà ) 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本题要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A中“圈juàn养”,考察常见的多音字注音,“圈”另有读音①圆圈quān;②作动词,用于口语,把鸡圈juàn起éng”,“虻”字为常见的易因形旁读错的字,《牛虻》为一部外国名著。D中“探本溯sù源”,“溯”常与形旁“朔”读音混淆,为常见易读错字。
有时给出一个字的读音,要求辨一组字的读音的异同。如1998年第1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B.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C.塞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而命
近两年有些省份则干脆不给注音,要求辨别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或“全都不相同”的一组,如08年安徽、四川、浙江,江苏、广东等。
综观近几年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试题,可以看出试题的下列特点:
1.考常用字甚至是最常用的字的读音
这从上列两道题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举例说,近几年考过的“绮丽”的“绮”、“擂台”的“擂”、“拘泥”的“泥”、“匹配”的“匹”、“倾轧”的“轧”、“参与”的“与”、“结束”的“束”等都是常用字。考常用字的读音,而不考生冷字的读音。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重在应用。生冷的字使用的频率低,自然不能成为考试的选例。
2.注重形声字和多音字读音的辨别
常用字的数量比较大,究竟选择哪些常用字来考查,这是很有讲究的。高考注重选择常用字中的形声字、多音字来给考生辨别。
形声字,按照一般规律应该读声旁。但是,许多形声字的读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声母变了,有的韵母变了,有的声调变了,更有声韵调一起变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知这一变化,仍然“读半边”,因而误读。如“绮丽”的“绮”应读qǐ,而不能读qí;“旖旎”应读yǐ nǐ,而不能读qí ní,“分泌”的“泌”只能读mì,不能读bì等。
多音字是汉语特有的现象,而且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较大。人们不注意它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因而常常读错。如“差”有4个读音,在“差别、差错、差额、差价”和“差强人意、差可告慰”这些词语中读chā,在“差生、差劲、差不离”这一类词语中读chà,在“出差、差遣、差旅费”这一类词语中读chāi,在“参差”中又读cī。读音不同,反映出意义上的不同。许多人不注意这些而常常误读。
有时还会选用其他类型易读错的常用字,如“卓著”的“卓”,“物阜民安”的“阜”。
这样看来,高考选择要求辨别读音的字例,又是从汉字的特点出发的,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引导人们读准常用字的字音。
四、应对方法
1.形声字不能简单的利用声旁来推敲其读音,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如果读成了“xiù”,则错了。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具体见《抢分50周》“晨读”
2.多音字主要辨别语境,通过组词来判断。
①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如“号”读hào(名词)“号召”,读háo(动词)“号叫”。
②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如“恶”,读“ě”,作“恶心”讲,读“è”,作“凶恶”讲。具体见《抢分50周》“晨读”P
3.习惯中易读错的字
4.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如“薄”,书面语读“bó”,薄弱,口语读“báo”,厚薄。
5.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ng”了。
6.积累生字、疑难字。除了掌握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àn、“龋”qǔ。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àn”,而读“biàn”。
五、附相关题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008全国试卷I)
A.刍议(chú ) 条分缕析(lǚ ) 圈养(quān ) 愀然不乐(qiǎo )
B.倏忽(shū ) 越俎代庖(páo ) 牛虻(máng ) 自惭形秽(huì )
C.靛蓝(diàn ) 毁家纾难(shū ) 干涸(hé ) 白头偕老(xié )
D.手帕(pà ) 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薄bó 薄弱厚薄薄饼尖嘴薄舌
B.暴bào 暴露施暴暴虐一暴十寒
C.剥bō 剥夺剥离剥蚀剥削阶级
D.屏bǐng 屏除屏弃屏风凝神屏息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2008重庆卷)
A.对峙zhì 犒劳kào 追本溯源sù 蓦然回首mò
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 骁勇善战xiāo
C.监察chá 趁机chèn 披荆斩棘jīng 脸色刷白shuà
D.刹那chà 切磋qiè 正当防卫dāng 姗姗来迟shān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2008四川卷)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07四川卷)
A.秩序/旗帜瘟疫/战役着陆/着想
B.经营/均匀河畔/叛逆松柏/柏油
C.亩产/计谋侥幸/矫健关卡/卡壳
D.奴隶/战栗奈何/按捺呜咽/哽咽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07全国卷)
A、数落(shǔ)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
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侍候(shì)洁身自好(hào)
C、便笺(qiān)人才济济(jǐ)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信手拈来(niā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湖北卷)
A.舆论哄然 一哄而散 四处哄传 哄逗小孩
B.应接不暇 应有尽有 点头应允 应答如流
C.不顾劳累 日积月累 冗长累赘 连篇累牍
D.强词夺理 强弩之未 弱肉强食 生性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