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60个字。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师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3、明确修改病句的原则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等特点,通过大量常见病句的辨析修改,指导学生掌握辨析及修改病句的技巧,把复习与训练落到实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不改变句子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二、病句类型:
  (一)、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D.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机。
  【解析】C正确。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B缺少宾语。“描绘”缺少宾语,可在“放鞭炮”后加上“的情景”;D句缺少主语,应该作主语的词语。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也可删“由于”也就有主语了。
  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成分残缺常见的情况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
  【例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这个问题,我在思想上考虑了很久,一直没有解决它的好方法。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
  C.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从内心感到高兴。
  D.谁也不能否认地球是围着太阳转动的。
  【解析】D正确。A句,删“在思想上”,“考虑”必然是在思想上,因此删去“在思想上”;B句,删“不再”,关了电门,应是阻止了电流通过。多使用了“不再”,变成了关电门,电流通过了;C句,删“从内心”。
  成分赘余,是指当句子结构已经完整,意思表达已经清楚时,又使用了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来修饰或作句子成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