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40字。  小说阅读指导与训练
  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412500) 王理尧
  【阅读信息专递】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它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分类由于所持标准不同而有许多种划分方法。人们通常依据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四类。高考由于诸多限制,只考短篇和微型小说。但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这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解题思路探究】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小说鉴赏和高考命题选材的对象一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鉴赏和命题的着眼点,也必然主要集中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线索、表现手法和语言等相关的几个方面。因此,阅读小说,应紧紧扣住以上要素展开。其解题基本思路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初读全文,粗读考题。目的是对文章形成整体感知(包括内容、主题、行文思路等)。第二步,对照题干,检索信息。此时阅读任务就是根据题干要求,划分检索信息区域,然后将这些信息归纳,分类整理。如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环境体现等。第三步,结合术语,细心揣摩。做完前面两步后,就可以根据试题要求细心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结合小说赏析所用名词术语分析整合有关内容并对其处理、加工,使之符合答题规范。第四步,表达清晰,力求无误。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角度突破:
  ①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注意从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着手,去分析这些方法的作用,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这一人物形象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如2006年高考湖北卷《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中“狗”的忠诚,与动物、人和谐相处的形象无疑是解读本文主旨的突破口。
  ②注意分析小说的情节:如何归纳情节的作用,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情节来揭示小说的主题。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平面的生活》,文章通过“我”与眼镜商对单眼和双眼观察产生的两种视觉对比,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文章末尾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而这些情节确实是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既体现了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讽喻。
  ③弄清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活动的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如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雁阵》景物描写作用的考查,掌握这些景物描写就能很好的理解主体形象及其“雁阵”的象征意义。
  ④在解答词义、句意、段意、文眼、提炼主题等筛选信息的题目时,要注意词、句、段在文中的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前后勾联去体会分析,以快速而准确解题。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7题《阳光的香味》中对主题的考查,就要通过联系上下文得出答案。
  ⑤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口味语言要看它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以及它们具有怎样独特的表现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口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