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10个字。
  八下第一单元单元阅读
  张一
  单元总课时数:九课时
  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人生历程中的难忘经历。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朗读课文,领悟文章中情感丰富、含义深刻的佳句,培养鉴赏品味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质疑,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索、感悟人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
  课内阅读课(《藤野先生》)
  授课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落第、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品析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4) 理清文脉,把握本文叙事线索。
  2、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重点品读有关段落,细心体会作品的结构方法和富含浓郁感情的语言。学习中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探讨的时间,教师点拨疑难问题,并允许学生质疑,深入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4、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会运用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 品评重点语句,领会思想感情。
  5、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文章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6、 教学方法:诵读法:重点品读有关段落,细心体会作品的结构方法和富含浓郁感情的语言。研讨探究法:深刻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引导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通过研读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体验反思,理解课文主旨。
  课时作业:一课时:抄写本课生字词,预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二课时:以“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为题,构思完成一篇小作文。(300字)
  比较课(《我的母亲》与《再塑生命》)
  授课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概括文中所写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在文中传达的思想情感。
  (3)品味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丰富内涵。
  (4)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了解记叙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自传的写作特点和语体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传达的情感,品味文章表意深厚或形式精美的语句。学习中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探讨的时间,教师点拨疑难问题,并允许学生质疑,针对文本提出不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母亲和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学会感谢母亲、感谢老师,让心灵接受洗礼,对人生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解决难点的办法:选读课文中表意丰富、情感表达真挚、形式优美的语句,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揣摩语句的内涵,进而了解两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两篇文章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一篇文笔质朴,一篇文笔优美,但都包含浓浓深情,引导学生先通过有表情诵读,准确概括课文内容,把握行文思路。
  比较法。通过教师对比较阅读方法的指导,比较课文在写人记事方面的异同。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传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品味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内涵,了解记叙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自传的写作特点和语体特点。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