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000字。  2009高考语文考点梳理一:识记汉字字音
  重点难点梳理
  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阐释“考纲”的说明中又指出,由于我国方言区的语音差异很大,所以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这一说明告诉我们高考对语音的考查侧重于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即要准确地判断汉字字音的正确与否。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从2008年全国及自主命题省市试卷来看,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高考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难点攻略
  对多音字的认读,一是要以少定多,即识记多音字中用得少的字,其余的归类,如“秘”在“秘诀”、“秘书”、“秘密”中都读“mì”,可用于美洲的一个国家“秘鲁”时却读“bì”,后者就要注意识记。二是要据“境”定音,即在具体语境中以意义作为依据确定字音,如“与”常读“yǔ”,但在“参与”中意为“参加”,则读“yù”。三是以“性”定音,即词性不同读音相异,如“泊”作名词时读“pō”,湖泊、水泊;作动词、形容词时读“bó”,停泊、泊位。四是归类记忆,如“创”与“伤”有关时读“chuāng”,创痛、重创;而作“创造”意时则读“chuàng”,开创、创建。五是语体定音,有些字不同的读音是由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造成的,如“壳”口语读“ké”,贝壳、脑壳;书面语则读“qiào”,地壳、金蝉脱壳。
  习惯性误读字的认读,要谨防声旁误导,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中“鞭笞”的“笞”读“chī”,不能读成“tái”;2006年高考广东卷中“湍流”的“湍”(tuān)易误读为“喘”(chuǎn)。要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2005年高考湖北卷中的“踽”(jǔ),南方的考生易读成“yǔ”,要梳理教材字音,对常见字中的难读字要勤查工具书。
  2009高考语文考点梳理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重点难点梳理 
  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重点为词语(含成语)中的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命题:(1)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2)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3)字形相近而误。
  金题透视
  例1.(2008年高考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B.桥礅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不仅考查了考生对音近、音同字的正确识记、书写,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形近字的辨析区别。考生常犯的错误有:一是对音近、形近字识记模糊,不能因义断字,如C项“犯而不较”应为“犯而不校”,D项“明枪易躲,暗剑难防”,应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二是对形近字的识记不准确,如B项“桥礅”应为“桥墩”。做此类题要注意音、形、义结合起来思考,因音因义来判断字形的正确书写。
  【答案】A
  例2.(2008年高考江西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