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0040字。
炎陵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09.03.07)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纂(zuǎn) 粮囤(dùn) 处(chǔ)女作 靡靡(mí)之音
B.剽(piāo)悍 下载(zǎi) 露(lòu)马脚 色厉内荏(rěn)
C.给(jǐ)予 翘(qiào)楚 唾液腺(xiàn) 命途多舛(chuǎn)
D.祓(fú)除 奇葩(pā) 混(hùn)凝土 螳臂当(dāng)车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作为一个笔耕不辍的文学家,劳伦斯一生致力于揭露工业社会的弊端,他认为工业化是人的力量日益萎缩的罪魁祸首。
B.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所走过的斑斑足迹,也是一个民族栉风沐雨辛勤耕耘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C.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之一,该国的牛肉因为来自草原上自由放养的牛群而闻名于世。专家指出,松懈的管理和庞大的牧区为偷牛贼提供了可趁之机。
D.好莱坞的多家电影制作公司正计划在2009年让三维数字电影重新绽放光彩,这是一场堪比有声和彩色电影时代降临的革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虽然远隔千古沧桑和万水千山,但他不用诘屈的语言,不玩华丽的辞藻,就能让我们触摸到心灵的真实,这说明人只有返璞方能归真。
B.为彻底证明数学七大世纪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朱喜平教授等人心无旁骛,历经了10多年的艰辛,其成果正待验证和审定。
C.在政府和公众齐心协力的大环境下,正该破除那些蛊惑人心、扰乱视听的“房价危言”,惟其如此,严打炒房、保障民生才能有一个清明的舆论环境。
D.陈水扁过去纵容特定一群人,党内人士即使有异议也不敢吭声,但民进党现在已经一无所有,该是自己人给自己人当头棒喝的时候了。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轨道舱进行真正失重状态下的穿脱舱外航天服、移动、有效载荷操作等训练对执行出舱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航天员可以借此逐步适应太空微重力工作环境,提高后续出舱活动适应能力,顺利完成舱外行走等试验任务。
B.目前,国家发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文件,领会贯彻文件精神,在三月底前解除对购买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
C.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城市最可贵的品质。几年来,长沙坚持打造山川秀美、环境幽雅、经济繁荣的和谐绿色家园,展现了街区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新风貌。
D.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的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5.填入下面各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出生在原籍老家,呱呱坠地之后,生命就同那块土地、那方水土血脉相连了……然而,生命在躁动中,生长着初始的希望和信念。稍长之后,远行的期冀、负笈求学的热望、文化的诱惑,生命的底色上在不断地涂抹着变幻着。生命被创造出来之后,既有 ,又有 ,更有 ;一端 ,一端又 。
① 无定的漂泊 ②苦苦的追寻 ③坚执的笃守
④连结着故乡那方水土 ⑤同现代文明的风景接通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⑤④
二、 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总重量2350千克,设计寿命一年。该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例如,三维定向技术,即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时刻对准太阳、月亮、地球。它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对月定向工作,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为了实现探月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一号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r/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嫦娥1号卫星的重要有效载荷之一。它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术、磁场屏蔽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用于探测月表元素受太阳X射线或宇宙射线激发产生的和天然放射元素辐射的X射线,通过数据处理获
6.下列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是在将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基础上设计成的。
B.“嫦娥一号”采用的是三轴稳定方式,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