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6570个字。
  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得分 评卷人
  Yunping7811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填写相应的古诗文。(4分)
  ①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诗人眷恋疆场,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的句子是,。(1分)
  ②晏殊《浣溪沙》中表现伤春感时之情和淡淡闲愁,被称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1分)
  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禅院花木扶疏,环境幽深清静的诗句是
  ,。(1分)
  ④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来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1分)
  2.下面甲乙两人的对话中,乙的话语不甚得体,请你替乙写出得体的回答。(4分)
  甲:你可以告诉我刚刚转入我们班的两位同学叫什么名字吗?
  乙:你为什么不去问他们本人呢?
  甲:你觉得这两名同学会愿意加入我们的“文学爱好者”兴趣小组吗?
  乙:这不关我的事。
  ⑴
  ⑵
  3.  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一点简短的话,既能概述其主
  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
  书名:人物姓名:
  人物介绍: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①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②。
  此夜曲中闻折柳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
  注释①玉笛:精制的笛子。②洛城:洛阳。③折柳:指一种离别的曲调。④故园:故乡。
  4.说说用“暗飞声”、“满洛城”的传神字眼的表达效果。
  答:               
  5.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深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
  (二)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也,请击之。”公⑤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列而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⑥。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擒二毛⑧,不鼓⑨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强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若爱重伤则如⑩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注】①泓:河名,今河南柘城县北。②列:摆好阵势。③济:过河,渡河。④司马:宋国司马(官名),名子鱼。⑤公:指宋襄公。⑥门官歼焉:侍卫官被杀尽。⑦重(chóng)伤:再一次向敌人进攻。⑧二毛:这里指花白头发的敌人。⑨鼓:(击鼓)进攻。⑩则如:不如。
  得分 评卷人
  6.请把【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后用三个逗号断句。(2分)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7.依据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各写出一个成语。(2分)
  望其旗靡既列而后击之
  8.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既列而击之”中的“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登轼而望之B.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C.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D.足肤皲裂而不知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10.《曹刿论战》中的长勺之战和《子鱼论战》中的泓之战,两次战争的结局有什么不同?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