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70字。
关老师提醒:
知识学习——密不落针——善记
能力培养——疏可跑马——善思
第一部分 16篇文言文基本篇目过关验收
(一)论语十则
一、名句过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 ,思而不学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为政》)
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 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子曰:“其恕乎! , 。”(《卫灵公》)
二、课文下面注释:
1、《论语》记录 和 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 ,指 子。孔子,名 ,字 , 时期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3、时习: 4、说: 5、愠: 6、君子:
7、吾: 8、日: 9、三省: 三,泛指
10、信: 11、传: 12、温故而知新:
13、罔: 14、殆: 15、女: 16、是知也: 是, 知,通
17、见贤思齐焉: 18、弘毅:
19、凋: 20、其恕乎: 其, 恕,指儒家的
三、文后练习: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①选文中讲学习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讲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③讲思想道德修养的句子是
2、写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桃花源记
一、名句过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源美景句)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 , 之属。阡陌 ,鸡犬 。(自然风光句)其中往来种作, , 。 , 。 (社会风情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 , , 。(来桃源原因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 。(热情招待句)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 著名诗人。
2、 落英: 3、缤纷: 4、林尽水源:
5、仿佛: 6、才通人: 7、豁然开朗:
8、俨然: 9、 属: 10、阡陌交通: 阡陌:
11、相闻: 12、外人: 13、黄发垂髫: 14、要:
15、绝境: 16、无论: 17、具言: 18、叹惋: 惋:
19、便扶向路: 扶: 向: 20、及郡下:
21、诣: 22、寻向所志: 23、遂:
24、规: 25、未果: 26、寻:
27、问津: 津:
三、文后练习:
下面各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