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450个字。配合苏教版八下语文,练习包括三个层级:识记积累、理解欣赏、迁移运用。
第一单元
练习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咏物中所抒发的情怀,并在品读中陶冶情操。
2.理解课文所写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的关系,以及物与情的关系。
3.学习课文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养成带着感情观察事物,并在观察中把握事物特点的习惯。
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单篇练习
1.海燕
【识记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白(mò) 深渊( ) 一(huǎng) 蜿蜒( )
胆(qiè) (fěi) 翠 掠起( ) 困(fá)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__________!
②海鸥在大海上__________。
③就在这鸟儿勇敢的__________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④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__________,跟狂风争鸣。
【理解欣赏】
阅读课文选段(一),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他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3.这段文字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自传体三部曲《》、《》、《》。
4.第一至三段对海燕的描写表现在三个方面,试从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1)从情态上描写的句子:
(2)从动作上描写的句子:
(3)从声音上描写的句子:
5.句子分析: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两个“一会儿”的并列句和“它叫喊着”,着重表现了海燕的什么精神品质?
6.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2.白杨礼赞
【识记积累】
1.茅盾原名是什么?他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2.解释词语。
(1)妙手偶得:
(2)坦荡如砥:
(3)伟岸:
(4)纵横决荡:
(5)秀颀:
(6)礼赞:
3.“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一段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这一段话改为陈述句怎么改?
【理解欣赏】
4.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的?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6.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7.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3. 石榴
【识记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争yán( )斗艳奇jué( ) 枯jí( ) 丰yú( ) àng( )然金léi( ) 玛nǎo( ) zhuō( )成xì( )利骨( )朵匀称( ) 安普剌( ) 忍俊不禁( ) 柔媚( ) 唾津( )
2.填空
(1)《石榴》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作者写“石榴”,用的手法,以的方式,意在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枯瘠,清新而不,这风度实了梅柳之长,而了梅柳之短。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逐渐从顶端整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上了花?
3.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看到弟弟那顽皮的样子,奶奶忍俊不禁地笑了。
B、“杨贵妃”那丰腴的面庞,柔媚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C、这枯瘠的土地生长着奇崛的梅树仿佛它们本身就具有了意境。
D、这部电脑动画制作的古味盎然、光怪陆离的景象,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
4.马说
【识记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 槽枥( ) ( ) 粟()
外见( ) 食马( ) 祗(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3.填空。
①韩愈,字,代著名家,他
著作收在《》里。
②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欣赏】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②.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③.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④.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⑤.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⑥.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5.紫藤萝瀑布
【识记积累】
1.找出下列各组中读音错误的字并注上正确的读音。
A.伫立(zhù)仙露琼浆(qióng)挑逗(tiāo)()
B.伶仃(líng)盘虬卧龙(qiú)酒酿(nàng)()
C.迸溅(bèng)忍俊不禁(jìn)绽开(zhàn)()
D.笼罩(zhào)睹物释怀(dǔ)沉淀(dì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沉淀琼浆抚摸B.梦幻茏罩发瑞迸溅
C.稀零伶仃遣憾瀑布D.酒酿疑望贮立喜悦
3.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俊不禁(忍住)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①香气似乎是淡紫色,梦幻一般轻轻( )着我。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③颜色便上浅下浓,好像那紫色(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A.笼罩移动堆积B.围绕流动堆积C.笼罩流动沉淀D.围绕移动沉淀
6.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②那里盛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第一处加粗的“盛”读音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加粗的“盛”读音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综合训练
一、积累•运用
1.完成下列成语:
坦荡如潜暗长争斗艳忍不禁
2.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
倦dài bèng溅丰yú àng然
qiú枝秀qí xiù 味zhù立
3.根据原文填入恰当词语。
(1)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
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飞翔飞舞飞窜)
(2)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和噢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飞舞飞窜)
(3)看吧,它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飞翔飞舞飞窜)
(4)和风吹送,(翻掀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5)这时你(翻掀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4.请模仿例句,从下列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松柏:冬雪算什么,重要的是保持绿的本色。
浪花:
信鸽:
壁灯:
小桥:
落叶:
5.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B.《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本文借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先驱,描写恐惧胆怯的“海鸥”、“海鸭”、“企鹅”,是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
C.《石榴》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茅盾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优美散文。本文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D.《马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D.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