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30字。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其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
  2、了解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知婉约派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李清照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李清照别样的愁情。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方式〕
  对比阅读教学、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1、听歌曲《声声慢》。
  2、听录音朗读《声声慢》。
  3、学生自由朗读。
  二、文本解读。
  (1)《声声慢》的词眼。
  明确:愁
  (2)为什么愁?
  明确:背景介绍,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用三个词语概况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3)愁什么?
  明确:①公愁——山河破碎、爱恨难寄的绝愁
  ②私愁 ——欲语泪流、失去亲人的哀愁
  身陷囹圄、人格蒙羞的悲愁
  事业不继、相知有谁的凄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